温州艺术摄影学会召开第四届摄影理论年会
放谈十届国际影展 畅言摄影发展可能
本站温州(瓯水帆影)消息:为了更好地认识摄影的本质与意义,转变观念,厘清摄影创作思路和发展方向,提高摄影爱好者的理论水平与艺术修养,温州艺术摄影学会于2004年3月6日至7日召开了第四届摄影理论年会,就摄影的本质与地位、摄影人的终极目标与追求、摄影的时弊等话题展开讨论。本会会员与当地文艺界人士约300余人参加了会议,温州市委宣传部常委副部长林可夫等领导莅会指导。
温州艺术摄影学会历来十分重视摄影理论研讨工作,定期举办主题理论年会。与前几次不同,本届摄影理论年会以中国第十届国际影展为平台,从解读获奖、入选作品入手,既扬且弃,拓深话题。这对于一个地方性的摄影组织来说,应该是一个比较高的切入点。会议以中心发言与自由讨论相结合,气氛热烈,处处体现民主与智慧的思辨。
面对中国最高级别的影展,徐孔华、王玉璜、郑胜达等会员在肯定其价值,寻找自己的差距的同时,敢于对获奖作品提出批评,汲取营养,摒弃糟粕,并对摄影比赛的评选方法、标准及作用提出质疑。会员何勇通过对十届国际影展艺术创意组铜牌作品《白鹤的不幸》的剖析,提出了“摄影漫画”的概念,认为时下批评性的摄影作品,许多只是肤浅的图解概念的“漫画”而已。
从比赛获奖的偶然性,会员们觉悟到摄影艺术的真谛不在于博取虚名,摄影应该有更多的出路可以选择。关于影展影赛的讨论,不仅迫使大家认真考虑摄影创作道路等问题,而且启发了更广意义的思索。如自由摄影人张翔鸥站在纪实摄影的立场,作《浅薄的摄影》发言,对中国摄影主流进行尖刻的批判。他认为摄影是最尴尬的艺术,摄影人的风花雪月式的自恋情结,使摄影深陷于唯美沙龙中而不能自拔。摄影人应该对社会责任,负起应有的历史使命。消费着世界过半的摄影耗材,却拍摄着雷同的没有意义的照片,这是中国摄影的最大悲哀。
学会会员、自由摄影评论撰稿人虞若飞则从文化以及人生经营与人心修持的角度,谈论了摄影的发展可能。他认为摄影首先是一种技术,可以运用于许多领域,是现代文明的基础。运用于艺术的摄影,是一门为复杂主观力量所控制的关系学,是年青的边缘艺术。摄影几乎有着无限的可能可以拓展,对摄影的不同层次的选择是与摄影者人生定位紧密联系的。他还提出了新的摄影观,认为摄影从来是先锋的艺术,摄影的本质是印证。
年会还特邀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长刘雷、国际沙龙影艺评选委员会委员叶亮、著名风光摄影师赵大督等三位摄影名家作专题讲座与作品展示。刘雷先生的《黄土高坡》专题摄影作品与他的纪实摄影观,叶亮先生的国际摄影沙龙比赛知识介绍,赵大督的风光摄影作品与精湛的摄影技艺,使大家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