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机无限:中国图片市场摸着石头过河忙
[本报记者 贾晓霞]

编者按:
    目前,如果有人说中国的“图片市场”已形成气候或初具规模,那还为时过早。无论是新闻媒体所属的图片网站,还是民间商业网站,无论是各类图片代理、经销,还是拍卖、收藏、展览和展卖等,都像摸着石头过河一样,正在摸索着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图片市场运行机制。因为,目前的市场在商业规模和规范上尚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
    成熟的“图片市场的定价和买卖应该按供求各方的要求自由进行,它一般是按新闻、记录、艺术、商业、肖像等门类分类营销,每类都有自己的市场,价格由摄影者的知名度与图片的质量和流通量、罕见程度、题材、使用的期限等因素所决定。”(黄一璜)
    通过下面一组数字的罗列,我们不难看出,进入这个广阔市场的摄影人及作品只占很小的比例,大多数的摄影人还徘徊在门外,他们在举目、在观望、甚至有的还无所适从。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照片行情的调查,为广大摄影人提出一些建议,望有识之士共同来探讨。
当代摄影作品震撼人心
★ 2001年6月3日,全国首届摄影艺术作品专场拍卖会在福州画院进行。福建省华宏达拍卖行主办,96幅艺术摄影作品成交40幅,成交率低,价位也偏低,从200元到1100元不等。
★ 2002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上,一场业内的专场拍卖,成交额超过3000元的只有两人的作品,广东彭名淳的《坝上风光》拍至4500元,意大利著名摄影家焦尔焦·洛蒂的《周恩来》拍得3800元,其它成交价均在1000元到2000元之间。
★ 2002年,福州几位摄影人作为一种尝试,组织了一场小型作品拍卖会,在几百幅作品中,卖出几十幅,价格均为千元左右。2003年,福州摄影人胡国钦的一幅黄河作品(10米长)卖了3000元,其发表在风光摄影杂志上的《红河谷》有人愿出资2000元购买。
★ 2003年11月26日,华辰2003秋季拍卖会上,5件艺术摄影作品悉数拍卖成功,成交总额11.99万元。早期摄影大师郎静山的《愿作鸳鸯不羡仙》和《疏林峦影》分别以4.4万元和2.2万元成交。同时,当代摄影师韩磊的《陌生》系列作品、洪磊的《紫禁城的秋天》、海波的《她们》,以5.39万人民币拍卖成交。
★ 2003年5月26日,广东省青年摄影家协会理事唐卫东在一次公益性拍卖中,其130×90cm巨幅摄影作品《珠峰》以2800元成交。
★ 2003年9月,河南省青年摄协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期间推出的13人联展《乡土中原》,参展摄影家马宏杰的一幅作品以500元人民币被英国人士买去,另两幅被法国某画廊以每幅300欧元收购。
★ 2003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河南摄影家高鸿勋《隐逸》系列照中的一幅作品被一法国灯光师以500元购得。此外,2001年,高鸿勋等三人在上海比翼艺术中心举行联展《明白》中,高鸿勋组照《空间·感受》中的一幅以5000元人民币出售。
2004年10月,香港一家航空杂志社使用了高鸿勋的8张作品,价格为每张1000元。
★ 2004年5月16日,北京华辰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郎静山的作品《石径归人》和《云山茅屋》以6.6万元成交。洪磊的作品《仿鹤华秋色图》以1.5万元人民币成交。此外,摄影家王宁德于2002年拍摄的黑白照片《某一天》、刘鸣的《故宫》、海波的《桥》也以1万元起拍,被国内收藏家购买。
★ 2004年9月,新疆风光摄影家李学亮的10幅作品共拍得42200元。《松格尔九别峰》、《沙漠月夜》、《哈密魔鬼城》分别以10000元、8000元和12800元的高价卖出。
★ 2004年,重庆摄影人谢平的三幅作品以2600美金售给国外某图片社。此前,其作品主要通过香港某图片社出售,每张以100-150美金为主。
★ 2004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东北摄影家王福春以5000元售出三幅作品(鉴于朋友,不好意思叫价)。平时,常有国外收藏机构和个人登门购买其作品,尺寸为10-12寸的小片子多为100美元一张。
2004年,在巴黎展出其《火车上的中国人》和《蒸汽机车》时,被巴黎某画廊以每幅800-1000欧元的价格代理。同时,《火车上的中国人》部分作品刊登于法国《世界报》,获片酬6000欧元。
★ 2004年10月底,香港苏富比举办的首场“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拍卖”,艺术家海波的作品《她们系列———三姐妹》组照拍出4.5万港币;香港艺术家曾灶财的街头涂鸦以摄影形式呈现,以6.6万港币价格被本土买家收藏。中国艺术家张洹的摄影作品《家族》以33万港币成交。
老照片牵动情思 拍卖行情实录
★ 中国书店1996年9月举办的一次历代罕见书刊资料拍卖会中,一张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名人合影照片,估价900元,卖出价10000元人民币。据说这张照片拍卖时间较早些,标价不算高,时至今日,这张照片如果再拍卖,已不是这个价了。
★ 2002年,中国书店春季书刊资料拍卖会,清宣统二年(1910年)拍摄的1册28张26.6厘米×35.5厘米的《北洋大学堂摄影集》以3.6万元成交。
★ 2003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海外滩景色长卷和英美舰船行驶在黄浦江上两张老照片,最后以14.85万元成交。
★ 2004年,民国时期的王文典照片以19.8万元创下内地照片拍卖的最高价。
民国元年“孙大总统向临时参议院辞职摄影”照片,以无底价起拍,最终成交价为2530元。
★ 2004年5月,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中,一组36张的照片集,估价8000至9000元,成交价则达到了93500元。这批照片拍摄和制作于1870年前后,其中30张为11寸中国老照片,记录了19世纪上海武汉等地风情。
★ 2004年春季拍卖中,北京翰海、上海国拍、朵云轩以及上海崇源均推出了“古董”照片,其中北京翰海推出的《清代瓷器旧照片》一册,估价3-4万元,成交价为3.74万元;上海国拍推出的民国时期《古玉器照片》一册,估价2000-2500元,成交价为7000元;朵云轩的民国时期《中国古器照片》,估价4000至5000元,成交价为7150元;上海崇源近代《瓷器珍品照片集》,估价1500至2000元,成交价为1650元。
    照片是历史最好的印记。作为一名摄影师,选准自己的定位十分必要。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创作题材,每位摄影人应选择感兴趣或值得关注的东西作为自己既定目标。然而,我们的许多摄影师长年来拍摄题材繁杂,无论风光、纪实、人文均涉及,有时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拍什么。长此以往,没有自己的主打项目,图片最终没能以竞争实力示人。反之,一些在摄影领域或图片市场成功的摄影人,正是因为在某一题材上打“持久战”,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了整体实力。即使当时没有沟通的渠道,一些图片商和机构也会“闻风而动”,自己找上门来。他们往往是成功地借助这一步向外延伸自己的领域。
    法国卢浮宫收藏照片的标准是:你从事摄影创造了什么样的图像。也有一位摄影师说:如果我们一味地用延续多年的画意标准来拍摄,而不侧重作品的内容和文化价值,那将是中国摄影的悲哀,将引导摄影师走入一个误区。
    正像一位摄影师所说的那样:中国正处于变革时期,有拍不完的题材,许多正在发生、消失的事物、新生的事物都有着记录的价值。国内外的媒体和机构对反映中国百姓的生存、变化、文化的片子很感兴趣。这类作品的历史价值很快就会体现出来。只要有一定的艺术水准和独特的风格、制作水平,无论是普通大众还是机构,这样的图片都会受到欢迎。
市场看好什么照片
●老照片异常火爆
●纪实类备受青睐
●风光片惹人喜爱
    照片作为一种收藏投资手段,目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据《照片收藏家》杂志总裁罗伯特·彼斯凯统计,自1975年以来,拍卖市场中图片价格指数上升675%,而同期道·琼斯指数只上升481%。他的结论是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照片市场仍处于买方市场。相形之下,内地的照片拍卖市场刚刚开始。图片市场,最核心的问题还是什么样的图片适合市场。从我们整理的这些数据来看,目前市场上成交火爆、广受青睐的摄影作品以这三大类为主:
    中国第一代摄影家的作品及珍贵历史老照片,已成为市场,尤其是拍卖场的“新宠”,如郎静山等摄影大师的作品。同时,国内各地档案部门、出版社把老照片作为地方影像档案和出版对象,对老照片的需求很大。在收藏市场上,清末原版老照片每张价位一般在1000元到2000元不等。一张民国时期拍摄的12厘米×8厘米左右、小尺寸的老照片现在则要百元以上。拍卖市场上,一张老照片拍卖到数万元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20世纪中期出生的活跃在影坛上的一批人,他们与国际摄影界有密切接触,其记录当代人文生活状态、反映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纪实类作品,原汁原味,具有时代气息,同样吸引了国内外收藏家的目光;那些风光独特、精美的巨幅风光片被一些商业人士看好,他们愿为这种气势恢宏的风光片“一掷千金”。此类图片往往被客户用于表现企业形象或其产品所应用的领域。随着中国摄影作品的蓬勃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越来越多的摄影作品将成为拍卖会上的“新宠”。
培养意识 开拓市场
    大多摄影人多年如一日地沉醉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手里积攒着自己多年的心血,但他们只局限于开开影展、参加一些比赛,再深层次的拓展意识可能就淡薄了。这除了沟通渠道不畅,沟通能力弱等原因外,最主要的就是摄影人自我销售的意识不强。
  虽然市场经济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大多摄影人的思想依然处于保守状态,依然受残留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与市场紧密联系的意识还处于一种朦胧之中。中国的图片市场缺乏按市场化要求训练和培养的摄影师,摄影师也缺乏进入市场的职业与综合素质。
  国内一些民间图片收购场所如北京的潘家园,照片的卖价很低,往往是200-300元一张,最高的也不过几千元。市场的主动权根本不在摄影师手里,图片的最终成交价并不是根据市场需求、作品所蕴含的内在价值、图片的质量和题材来确定。而在国际市场,平均一张图片能卖到几百美金,如果题材广受追 捧,价格会更高。
  随着市场观念的深入,国内摄影师应有意识地培养、更新市场观念,把握机遇、主动出击,多元化发展,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来向外界广泛推介自己的作品。或以专题形式向国内外的报刊杂志供稿,或进行摄影作品拍卖,或被一些美术馆和民间机构收藏。目前,国内已有几大美术馆开始摄影作品的馆藏,价格当然会随着国内的摄影收藏市场的活跃而攀升。还可与一些大型图片网站沟通,通过他们更广泛的渠道为摄影作品的销售和收藏提供媒介。
  目前,除国内几大图片网站外,一些国外媒体及图片库也纷纷抢滩国内市场,如欧洲新闻图片社(EPA)、法国SIPA图片库、美国商业图片库、德国视觉图片库、德国商业图片库、英国泰晤士报、美国太平洋时报(中文版)等均在中国设有代理机构。作为全球最大的图片网站——考比斯公司也准备于今年开通中文网页,在考察市场的同时,将签约一批中国摄影师。由此预见,未来几年的图片市场将很红火。
选择网站 擦亮慧眼
  现代商业社会,社会各个行业角色细化,人员分工更加明确,产供销的过程不可能全部由一个角色来担当。作为一个摄影人,当然不可能有多余的精力来推销自己的作品。就中国目前的状况,除个别摄影家有自己的经济人和代理公司外,大多摄影人还是把图片网站作为自己“鲤鱼跃龙门”的首选。那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又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首先选择网站定位要准确,每个图片库都有自己的侧重点,有的图片库侧重于社会新闻,有的侧重于体育、文化、娱乐,有的综合性更强。摄影人应根据自己的长项选择对路的网站签约,这样才能发挥优势,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实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同时,对中意的图片网站,要进行规模、信誉的考察,尤其是要选择资质较高、技术权威的合作伙伴。
  其次,要在双方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大多网站签约时,摄影师有独家和非独家供稿两种选择,据调查,95%的摄影人更愿意选择非独家,这样会大大拓宽摄影师作品的市场范围,获取回报的机会可能更多一些。但要知道,独家新闻的报酬也是非独家不可比的哟!
  第三、摄影师要向网站持续提供优秀的、经过认真编辑、附有说明的作品。作品必须拥有完全知识产权,不得盗用他人作品,所涉及的事实必须准确,不得捏造、篡改。
  第四,摄影人在闯荡市场中,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有长远目光,要确立自己的近期和远期目标,不断提高摄影技艺。也要“与时俱进”,随时了解市场信息,熟练地掌握现代电子网络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拓展自己的实力,获得更大的收益。
诚信合作 商机无限
  如今,诚信已成为各行各业首推的职业操守,作为新生事物的图片网站,诚信也是其竞争的法宝。在采访中,一些摄影师也就他们在图片销售中遇到的烦心事大倒苦水,他们说,一些图片代理机构与摄影师签定的合同并不十分规范,比如图片最后的成交价、一张图片被卖了几次,摄影师都无法把握,售出后也不能及时通报。自己应该获得的相应报酬也无法衡量。这类问题经常遇到,久而久之,图片商信誉度就会大打折扣,势必会影响图片市场的良性发展和图片商在摄影师心目中的地位。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这个技术手段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网站经营者不是有意为之,图片上传、下载、每笔稿费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在签约摄影师的页面上显示出来。这是一个图片网站最起码的保证,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它的市场能走多远就让人怀疑了。
  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扰着广大摄影人,他们希望有一个相应的制度来约束或规范行业行为,图片代理机构应提高自己的信誉度。签约网站也应向摄影师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并根据市场需求指导摄影师的创作,以提高他们的水平,这样双方才能形成一个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
  同时,图片网站也有自己的苦衷:许多签约摄影师最初与网站订立合同时,还能遵守合约,独家供稿。一方面因为自己作品的质高而大受欢迎,另一方面也借网站的知名度而使自己身价倍增,正可谓“水涨船高”,一路看好。但随着名气的提高,他们开始不守信誉,经济效益成为衡量自己成就的杠杆。一幅照片许了N个婆家,眼前倒是赚得盆满钵溢,但一路下来,自己却上了信用不良的“黑名单”。
  其次,有的摄影师提供的照片有虚假之处,或没有处理好作品的肖像权等法律责任,给网站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无形中加大了网站的经营风险。
  由此可见,建立彼此相互信任的信誉保证机制是完善图片市场的首要保证。
  图片市场是由摄影人和图片代理机构共同承担和完善的,他们一同开发市场,共同为客户提供服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作为行进在图片市场的共同体,双方应积极参与市场经营,共同打造规范的市场运行机制,同时借鉴国外摄影业营销的成熟经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市场规律办事,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积极开发并大力培育图片市场。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国图片市场会更加规范,摄影人会在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里大有作为。
 


来源《人民摄影》

 

中国摄影在线 中国摄影师 新闻中心 摄影比赛在中国 摄影师博客 人体人像 图片故事  现代影像 推荐摄影师 签约摄影师 投稿说明 书籍推荐 读图时代出版社
 

©1999-2010 中国摄影在线CPNO 版权所有
 《中国摄影在线》网站名称备案(京):0272000101200001
ICP备案号:粤ICP证B2-20050250 公安备案编号:4408013011040
E-mail:web@cphot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