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沉浮——2004中国影坛格局盘点

   刚刚逝去的2004年,中国影坛总有一些事让我们难以忘怀,总有一些人让我们感动不已,也总有一些失望让我们不能释怀,总有一些遗憾让我们思绪万千……
    今天,不妨让我们回过头来,细细打量风起云涌的2004影坛,梳理一下那曾经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的,或多或少对我们的生活与事业产生着影响的那些人、那些事。且看谁人叱咤风云,何事笑傲潮涌——
    教育舞剑 意在未来
    摄影人才是摄影发展的基础,摄影教育关系到摄影事业的未来。读图时代里,迅速发展的传媒业对摄影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尽管目前国内已有百余所高校开设了摄影专业课,但由于受教学体制、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摄影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围绕摄影教育,大家都在做着各种有益探索与尝试:
    国内首家摄影教育网站——中国摄影教育网(www.photo.edu.cn)2004年初开通。网站以提供最经济、最便捷的摄影学习方式,采用三种不同培训模式进行教学,致力于成为中国摄影教育培训的核心基础。这一网络教学平台的诞生,为国内摄影教育与教学交流研究开辟了一块新园地。
2004中国国际摄影教育高峰论坛3月28日在大连医科大学影像艺术学院举行。针对我国和世界摄影教育的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结合摄影行业的发展、数码摄影与教育等课题,50所高等院校的摄影教育园丁们同数码影像著名厂商和海外专家进行了广泛交流和研讨。
    2004全国高校(成都)摄影艺术汇展金秋九月在成都举办。汇展以“发展摄影教育,繁荣摄影文化市场”为宗旨。“红烛奖”、“特殊贡献奖”、“人才奖”、“中国摄影教育重大贡献奖”多个摄影教育专项奖,被授予了在该领域作出杰出成绩的个人和组织。期间,全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应运而生。
    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教育工作会议暨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建校20周年校庆2004年12月19日在京举行。
    远程网络教育、专业高等院校教育、函授教育……各种教育方式多管齐下,为摄影教育事业发展开创了一个崭新局面,也为中国摄影的未来打造着新的航母。
    关公夜读 苦练内功
    如今,干什么都得持证上岗,摄影师、冲印师同样要有资格证书。这种与学历证书并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已逐渐成为人才就业的通行证。
    首届全国冲印师职业师资和考评员培训2004年7月17日在京启动。随着冲印行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数码冲印业的快速增长,传统冲印市场从业人员素质亟须提高。为此,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颁布了新的《冲印师国家职业标准》,全国冲印行业将按照新的国家职业标准,开展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和持证上岗工作。这对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技术服务水平、规范冲印行业管理有着重要意义,而师资和考评员的先期培训,则为冲印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和全面推行冲印师资格鉴定打好了基础。
    同样,承担摄影师鉴定和评审等工作的摄影师职业考评员培训2004年11月13日首次在北京开班。这批既有摄影专业知识,又熟悉职业技能鉴定理论、政策和法规的高素质摄影师职业考评员队伍的上岗,对摄影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卧薪尝胆 光影再现
    国内首个专门播放摄影内容的电视栏目——《瞬间世界》2004年10月停播。开播5年来,《瞬间世界》以新颖独特的栏目内容吸引着业界人士。短短30分钟的节目时间,设置了瞬间时讯、器材导航、瞬间天地、瞬间点评等多个精彩版块,而放眼世界看照片、打开天窗读照片,话里话外聊照片、感受生活拍照片等都是影友们耳熟能详的。据媒体报道,其停播是因为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改版,作为《瞬间世界》等版块组成的《艺文手册》等栏目因收视率低被淘汰出局。
    与此相反,开播仅一年的首个省级电视台摄影专栏——贵州卫视《光影再现》则逐渐扩版,由每周一期增至二期,12月底,又增至三期。据悉还将逐步实现每日播出,最终创办摄影休闲卫视频道。
    与平面媒体相比,电视摄影类节目有着直观、形象、快捷、动态展现等诸多优势。然而,作为新生事物,电视摄影类节目如何定位,如何在保持节目专业性的同时,尽可能地更贴近观众,贴近广大群众,引起共鸣,如何让高雅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其走出困境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当然,对摄影人而言,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摄影电视栏目出现。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2004年9月1日起,乐凯胶卷将不再享有“中国名牌”的称号。3月底,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公布了2004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目录,3年前首批“中国产品名牌”的57种产品中,惟一筛选出局的便是彩卷类产品。名推委认为乐凯出局的原因:一是彩色胶卷行业发展潜力减弱,与其力推朝阳产业的方向不符,二是乐凯与柯达合资后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不符合“民族品牌”原则。
2004年8月25日,“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品牌”报告会在石家庄召开,全国各地200多名品牌战略专家、高校科研院所教授等齐聚一堂,通过对乐凯发展和失掉名牌等的剖析,为乐凯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其实,当中国名牌固然是件好事,但不当中国名牌,未必就是坏事。市场经济下,企业产品的名牌应该由市场说了算。同时,随着我国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国际品牌中国化、中国品牌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乐凯不妨借此机遇,争做市场名牌,世界名牌。
    韩信点兵 多多益善
    2004的秋天,中国影坛真是热闹非凡。放眼望去,中国大地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一个个摄影节纷至沓来。看展览、听讲座、赏幻灯、拍片子、参加摄影大赛,是各个摄影节必不可少的活动。纵观这些摄影节,各具特色:
    2004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在保持原有风格基础上,进一步引入策展人机制,使得影展更具规范化;首开的图片交易高峰论坛,为中国摄影作品的市场化铺路搭桥……短短7天时间,五大洲23个国家和地区的406名摄影师、2400余名中外来宾参加,举办影展330个,图片总数达到8843幅,其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依然执摄影节之牛耳。
    紫禁城国际摄影大展:40多位国内外摄影大师的300余幅代表作品2004年10月1日起在故宫联袂展出,这是故宫首开宫门办影展。这个以“文明对话”为主题的影展,因规格之高、作品之精、参展师阵容之强大,受到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联系图片社总监罗伯特·普雷基表示,这是他所看过的世界规模最大的一次影展。
    “第六届中国摄影艺术节暨第二届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西部偏隅小城——贵州都匀,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山水风光。它以“打造中国摄影城,辉煌中国摄影业”为口号,采取大手笔,邀请中国摄影艺术节落户,并将艺术节与博览会两节合办,借中国摄影艺术节、中国摄影金像奖等活动的影响力扩大着自身的社会影响。
    丽水国际摄影文化节:首个“中国摄影之乡”浙江丽水,此次以500余个奖项、100万元重金为诱,奖励参加丽水国际摄影大赛的获奖者,其奖项之多,奖金额之高,打破了国内摄影赛事的记录。此外,丽水市还与中国摄影家协会签约,使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连续五届十年落户丽水,为打造国际摄影名城而不懈努力着。
    武夷山国际摄影周:有“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称号的武夷山,在摄影周期间,吸引人眼球的并非这里的“碧水丹山”,而是人体摄影艺术精品联展以及千名人体摄影创作活动。这个以“歌颂生命,保护自然”为主题的大型人体文化活动,原计划招募千名人体模特志愿者参加,但因种种原因流产。
  诸多摄影节的登台亮相,一方面繁荣了中国的摄影文化事业,另一方面,这种以摄影为媒介的大型活动,推动了举办城市旅游和经济的发展,扩大了举办城市的知名度,可谓一举双赢。然而,这些摄影节并存出现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短短一个月时间内,集中四五个摄影节,有凑热闹之嫌;一些摄影节活动内容基本雷同,举办方贪大求全,难免良莠并存,导致活动质量下降;对摄影人而言,既不想错过这个,又不想落下那个,为此不免走马观花,赶场子,一圈下来身心俱惫。其实,一年12个月,各节间不妨互相错开些;各节在注重规模的同时,更应注重活动质量,以质来取胜。摄影人则可有更多时间从容参加,细细品味其中的精华。
大师往矣 孔明尽瘁
  2004年,三位影坛前辈悄然离去:3月31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原副会长、著名摄影记者米寿世病逝;6月25日,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六届名誉主席高帆病逝;11月3日,著名摄影家吴寅伯病逝。
  这三位影坛德高望重的前辈,为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米寿世: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致力于新闻摄影的研究,积极探索报纸运用新闻图片的办法。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评价他“参与发起并亲自参与组织的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即银川会议。对我国现代报纸加强与改善新闻摄影的地位与作用,推动新闻的发展与繁荣,开拓全国新闻摄影学术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
  高帆:我国著名的画报工作专家、摄影艺术理论和军事摄影报道工作的组织者。革命战争年代曾拍摄了大量反映我党我军艰苦卓绝斗争的摄影作品。
  作为中国摄影学会的发起人之一,高帆参与了中国摄影学会的筹建,曾任《中国摄影》杂志首任主编。积极参与恢复中国摄影学会(更名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的筹备工作,历任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等职。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的成立与发展,注入了大量心血。
  吴寅伯:早年与郎静山、吴中行、刘半农等摄影名家一同创立了中国摄影的艺术地位。抗战胜利后参与了“上海摄影学会”的恢复组建。 解放以后成为人民画报的第一批摄影记者。其作品多次在国际摄影沙龙及国际摄影比赛中获奖。
  在生命终结之时,他完成了最后的奉献——捐献遗体。同时将其生前使用过的具有研究价值的摄影器材,以及文化部颁发的“造型艺术终身成就奖”的全部奖金,一并捐赠给了筹备之中的中国摄影博物馆。


 

 

中国摄影在线 中国摄影师 新闻中心 摄影比赛在中国 摄影师博客 人体人像 图片故事  现代影像 推荐摄影师 签约摄影师 投稿说明 书籍推荐 读图时代出版社
 

©1999-2010 中国摄影在线CPNO 版权所有
 《中国摄影在线》网站名称备案(京):0272000101200001
ICP备案号:粤ICP证B2-20050250 公安备案编号:4408013011040
E-mail:web@cphot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