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阿淼)金秋的爽意再一次为中国新闻摄影的征程擂响了战鼓,10月25日至29日,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在美丽的桂林市召开,来自全国新闻摄影一线的200名总编辑、摄影记者、图片编辑、学者齐聚一堂,共商新闻摄影发展大计。
25日上午9时,本届年会隆重开幕,开幕式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颖主持,学会执行会长、光明日报副总编赵德润致开幕词,中共桂林市委副书记邓纯东,广西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黄健讲话,桂林日报社长毛登峰致欢迎词。开幕式上,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人民日报副总编于宁作了题为《完善图片机制,提高履职能力,认真办好华赛,推进事业发展》的主题报告,报告回顾了九届年会以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开展的各项工作,肯定了中国新闻摄影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于如何加快完善高效图片报道机制的问题进行了具有高度理论性和可操作性的论述;对提高新闻摄影队伍履职能力的重要性和广大摄影记者为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赞扬,阐述了大队伍建设、大图片格局、大编辑理念;对华赛的意义和办好华赛提出了高水准的工作要求。
中国新闻摄影理论研究已走过了21年的历史。当1983年那个金秋,在海河河畔,一群进入改革开放年代不久的前辈新闻摄影人带着对新闻实践的反思,带着对中国新闻摄影大发展的期冀相聚一起的时候,他们面对着拨乱反正的重任,以科学的态度探索着新闻摄影的规律性,奠定着中国新闻摄影的基础理论。到1990年,这些鹤发白首的新闻摄影人又打出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大旗,开启了新闻摄影的革命性进程。又经历整整10个春秋,当2000年的曙光升起的时候,中国新闻摄影理论研讨的进程已经走进了“图文并茂”的读图时代,不仅如此,对于图片编辑运行机制的确立,也将中国新闻摄影推向了新的发展高度。今天,于宁会长在报告中又提出了“图文并行”的重要理念,毫无疑问,当下一届年会再开的时候,与会者会带着对这一理念的实践成果来参加。
年会两年开一次,无疑地,两年来,新闻摄影人在新闻摄影的实践中探索出了许许多多可贵的经验,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思考,也找出了一些问题。研讨会上,老总们率先登台,将这些经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高招一一亮出,引得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们陷入了更深的思考。次日,一批站在新闻摄影实践、图片编辑和理论研究前沿阵地的年轻新闻摄影人争先发言,展示了他们在图片编辑工作中探索出的理论。在本届年会上,我们欣喜地看到:经过21年的理论推进,中国新闻摄影事业已呈现出各级各地党报突破性挺进、都市报市场化发展、行业报改头换面的良好局面,体现出理论更先进了,实践更成熟了的丰硕成果;大图片、大队伍、大新闻摄影格局已经开始快速搭建,图片编辑运行机制正在趋于完善,图片编辑机制已成为媒体传播的强势一翼;华赛的开赛,不仅仅是我们跻身国际新闻摄影舞台的一个宣言,更是我们内强机制外强水准的一次远航,一个新的国际间的新闻摄影格局将会由于满怀信心和实力的中国新闻摄影的加入而重组,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需要规范化的运作来完成,需要专业化的评选标准来支撑,需要国际化的水准来打造,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不遗余力地去支持、鼓励和助阵;明年启动的中国新闻摄影奖,包括总编辑慧眼奖、摄影记者金眼奖、图片编辑金蚀奖、理论研究成果金笔奖和组织工作金牛奖五项大奖,全方位表彰新闻摄影的有识之士和有功之臣,阵容强大,首发不俗,是中国新闻摄影扬帆远航的新的“航空母舰”。
研讨会后,与会者还在桂林以及周边地区进行了采风活动。
本次年会由桂林日报社、新华社桂林支社和桂林市新闻摄影学会承办。与会者对其周到细致的工作表示钦佩。

记者们在开会期间,现场发稿。


即使在会议期间,老记们的相机也不会闲着。
来源《人民摄影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