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无悔 光影永随
——记珠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珠海特区报》摄影部主任李伟坤


    在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简称“国际摄联”或“FIAP”)第27届黑白摄影作品两年展中,中国以259分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这也是中国摄影家在国际摄联举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摄影艺术比赛中,第一次以无可争议的实力折桂,首捧“摄影世界杯”。
    珠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珠海特区报》摄影部主任李伟坤的作品《黑衣壮印象》获得个人FIAP银牌奖,是此次中国选送的10幅作品中所获得的个人最高奖项,为中国获得团体总分第一立下汗马功劳。
尽管从事摄影创作工作20多年来获奖无数,但此次获奖对于李伟坤来说意义非比寻常,“这是我摄影生涯中的最高奖项。”


黑衣壮情缘
    拍摄于2003年春节期间的摄影作品《黑衣壮印象》,在国际摄联获奖之前,就已经荣获中国第十届国际影展铜牌奖。
    这幅作品最震慑人心的是大片的黑色,在这片黑色中那些孩子、妇女、老人的面孔,有着与他们黑色的服饰一样神秘、独特的表情,一个生活在远离都市的山区中的族群,就这样在一片仿佛望不到尽头的黑色中向我们走来。作品中人头涌涌,但又仿佛只有孤独;大地上回响着他们的脚步,仿佛在前行,又好像永远都停留在那里;他们的目光好像有些茫然,却又仿佛先知的祖先一般充满灵异之光。
    李伟坤用他的镜头酣畅淋漓地表现了这种曾深深打动了他的黑衣壮的神秘之美,也彻底征服了国际大赛的评委们。
    说起黑衣壮,李伟坤觉得与它有一种冥冥中的缘分。一个偶然的机会,李伟坤在网上发现了黑衣壮,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了。2003年春节,李伟坤利用假期第一次去了广西百色的那坡县,第一次走近黑衣壮。因为很少见到外人,听说有拍照片的人要到寨子里来,那一天,屯子里的老老小小来了将近两百人,到石门口迎接李伟坤一行。
“当时,远远地就看见了黑压压的人群,裹着头巾,一身黑衣壮的服饰,向我们走来,那场面真的很震撼。”李伟坤说他赶紧举起相机一阵猛拍,直到热情的人群将他们围了起来。而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黑衣壮印象》就这样诞生了。
  后来,李伟坤又去了那坡三次。他说他要把这个民族更多的东西留存在他的镜头里。
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
    近年来,《珠海特区报》加强了报业改革工作,作为摄影部主任,李伟坤面临的是日益繁重的新闻采访任务。摄影部除了要保证报纸每天的新闻图片外,还要定期出摄影专版,在一些重大或突发的新闻事件中更要一马当先,以最快的速度抢发新闻。
    李伟坤整日在超负荷运转着。每天他一大早就出了门,经常到了深夜才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家中。偶尔即使在家,也是忙忙碌碌准备第二天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选择,李伟坤说他全部的人生快乐就在他的成千上万幅摄影图片中。
    从事新闻摄影工作近20年,李伟坤视新闻的真实为生命,为此他可以付出任何代价。和李伟坤一起出去采访,很多年轻的记者都会被他的敬业精神感动。
    香港澳门回归,李伟坤是前线惟一的摄影记者,将近50岁的人,每天都背着几十斤重的摄影器材,奔走在香港澳门的大街小巷;在台风洪水来临的时候,李伟坤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冲在第一线。新闻摄影作品《洪水中的安全岛》荣获广东省新闻奖一等奖,就是他在洪水袭来的时候抓拍到的感人场面。
    “我十七岁下乡,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在农村、工厂、部队都呆过,什么样的苦都吃过,所以我对人生的感悟和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我对那些生活底层的人和事特别感兴趣,因为这才是生活最厚重的地方。”
    独特的生活经历决定了李伟坤的新闻摄影风格。在多年的新闻摄影生涯中,李伟坤最为关注的是人的命运,是特区这块土地上的变迁。入选全国第17届摄影艺术展的《劳动者的音符》,是他在黄昏回家的路上,一个建筑工地上光着膀子抡着铁锤干活的建筑工人,给了他创作的灵感;荣获今年香港第37届国际摄影沙龙金奖的《负重》,是李伟坤在去江西婺源时,路过一个小山村,当时正好有几个妇女背着山柴从山路上走下来,在黄昏的光线中李伟坤创作了这幅作品。
    从八十年代初的摄影作品《草原之夜》获中南六省摄影艺术展览一等奖、建国40周年优秀作品奖开始,李伟坤的摄影艺术创作之路在风风雨雨中不断展开,时时放射出璀璨的光华。有时他会以一个摄影艺术家的眼光、构图去追求新闻的画面之美;有时他又会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敏锐和责任感,去捕捉时代变迁中的感人瞬间。可以说,李伟坤在纪实与风情相结合的多年探索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之美,从而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了深沉的艺术魅力。

他有一颗滚烫的心
    1997年,在珠海市摄影家协会庆祝成立六周年的晚会上,主席李伟坤收到了会员代表的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个沉甸甸的奖杯,杯座上写着“光与影永铭您的奉献”。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奖杯,它表达的是珠海市摄影家协会广大会员和摄影爱好者对他们的带头人李伟坤的最深挚的敬意。
    1987年,李伟坤开始担任珠海市摄影组织的有关领导。1991年,李伟坤当选为新成立的珠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作为协会的带头人,李伟坤以自己的品行、胸怀,为珠海摄影事业发展殚精竭虑的勇气和意志,以及对摄影创作的不懈追求,赢得了广大会员的心。
    珠海市摄影家协会从最初的简陋、空白,逐渐发展到羽翼丰满、兵强马壮,会员已从当年的5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400多人,各种摄影比赛、创作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珠海市摄影家协会的会员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的大型影赛影展中获奖入选。珠海市摄影家协会连续几年被珠海市民政局评为社团先进单位。1996年,李伟坤以他多年来在珠海市摄影家协会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和无私奉献,荣获国家文艺类奖项中国摄影金像奖——开拓杯奖。1997年荣获中国摄影家协会颁发的“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称号。1998年荣获广东省摄影家协会首届摄影艺术朝阳奖、创作奖和荣誉杯奖。1999年,李伟坤荣获“广东省第六届鲁迅文艺奖”。
    “珠海市摄影家协会能有今天,是因为我们有了主席李伟坤这样的带头人。”“有了摄影技术水平、责任感,不一定就能做好协会的工作,当好这个主席,还要像李伟坤这样对协会有一颗滚烫的心。”珠海摄影界许多老一辈的摄影家们这样感叹。
    作为协会的主席,李伟坤说:“协会是群众组织,大家是凭着对摄影的热爱而走到一起来的,因此在协会没有职务高低之分,惟一不同的是,主席要带头做协会工作,要比别人更多一些思考协会的发展问题。”
    仅是这一点不同,就需要有一种奉献精神。自从1991年当选为珠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李伟坤就义无返顾地将他的全部心血倾注在刚刚起步的珠海摄影事业中,几乎牺牲了所有的休息时间、节假日。多年来,李伟坤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火车头,日夜奔忙,轰轰隆隆地带领着他的队伍,穿过岁月的河流,为珠海留下令人惊叹的摄影者的足迹。
    30多年过去了,摄影这门艺术以它的神奇魅力,召唤着李伟坤不断地向它走去,在它的世界里,李伟坤感受了千百次的艰难、无奈、困惑、狂喜与成功,他用始终不渝的爱、用自己的作品,追寻着一个摄影人的光荣与梦想。
 

中国摄影在线 中国摄影师 新闻中心 摄影比赛在中国 摄影师博客 人体人像 图片故事  现代影像 推荐摄影师 签约摄影师 投稿说明 书籍推荐 读图时代出版社
 

©1999-2010 中国摄影在线CPNO 版权所有
 《中国摄影在线》网站名称备案(京):0272000101200001
ICP备案号:粤ICP证B2-20050250 公安备案编号:4408013011040
E-mail:web@cphot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