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家眼中的世界遗产

李利群

 

    

周剑生的天涯

  周剑生,男,1950年生人,旅日摄影家,日本PPS通讯社、日本世界文化图片社签约摄影师,1994年开始以世界遗产为主题进行环球拍摄,历时十年,遍游77国,行程“可绕地球30周”。近日,其个人DV集《周剑生眼中的世界》在旅游卫视台《行者》栏目播出。

  也许每个人的血液里都会存在着流浪的元素,它或多或少,但并不自知。一位来到中国的美国志愿者曾对我说:“God put a desire into your heart, where to go, what to do. I just follow the call of my heart.”(上帝把一个愿望放在你心里,到哪里去,做什么事情,而我只是跟随自己内心的召唤。)
  周剑生,我想,他的每个细胞里肯定都充满了流浪的元素,他的心中肯定不停地回响着一个声音:“出发!”更何况,他还有他的相机和DV呢。
  对于那些散落在地球各个角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来说,周剑生是一个拜访者,在清晨,在黄昏,甚至在深夜,他虔诚地来到它们身边,仔细地打量,拍下它们或庄严或妩媚的瞬间。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晨光中的圣米歇尔山,挪威卑尔根小镇的雪景,希腊山岩间的曼代奥拉修道院……
  许多世界遗产位于人迹稀少交通不便的地方。周剑生克服了很多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难。不仅仅是道路艰难,还要应付向导的勒索,以及在山野小店中与妓女周旋,被野狗包围,被小偷光顾,签证受阻,还染上过地方传染病……对于所有这些,周剑生说:我当过兵,喜欢这样一句话,“两军相峙勇者胜”。
  眼前的周剑生中等身材,皮肤黝黑,身体结实。我说:一个人去过77个国家已经很了不起了,更何况他还拍回很多照片。他拿出拉利贝拉岩石教堂的照片,说:“我的每张片子都会尝试不同以往的表现手法。”
  拉利贝拉岩石教堂位于埃塞俄比亚北部2600米海拔的岩石高原上,是非洲惟一的天主教堂,两万人花了24年用手工在岩石上凿成。以前的图片有航拍的,展示了教堂顶部的正十字形状;有从侧面拍的,表现了教堂的深度。周剑生觉得都不理想,他把三根竹竿接起来,把相机绑在顶上,用这样一个独特的角度,表现了教堂的整体形状和它的纵深感。这张照片得到了同行的赞叹。
  周剑生刚刚拍摄时,被联合国认定的世界遗产遗迹只有420处,而现在已经754处了。他说,我会继续我的世界遗产拍摄之旅的。我有一双脚,一只相机,和一颗永远不会停留的心。
  天涯在哪里呢?对于行者来说,天涯在充满诱惑的远方;有人说:天涯在我们心里;我要加上一句,天涯还在周剑生的镜头里。去不了天涯,就看看他拍的照片吧。

周剑生摄影作品


  欧洲·希腊曼特奥拉:希腊中部地区有一派奇特的景观,数十座20~400米高低不等的柱形垂直岩石群拔地而起,建造在陡峭岩石顶上的24座修道院仿佛悬浮在空中。虔诚的修道士们在此过着与世隔绝的戒律严格的修行生活,直到20世纪初,修道院还是靠绳梯和吊车与外界相通。这些修道院是14~16世纪为避免战乱和抵御土耳其人对基督教的迫害而建造的,目前仍有6座在使用之中。


  非洲·拉利贝拉岩石教堂:传说12世纪埃塞俄比亚第七代国王拉利贝拉梦中得神谕:“在埃塞俄比亚造一座新的耶路撒冷城,并要求用一整块岩石建造教堂。”于是拉利贝拉按照神谕在埃塞俄比亚北部海拔2600米的岩石高原上,动用2万人工,花了24年的时间凿出了11座岩石教堂,人们将这里称为拉利贝拉。从此,拉利贝拉成为埃塞俄比亚人的圣地。至今,每年1月7日埃塞俄比亚圣诞节,信徒们都将汇集于此。


  非洲·杰内古城:被世人美喻为“尼日尔河谷的宝石”的杰内古城,坐落在尼日尔河与巴尼河交汇处,在14~16世纪末被摩洛哥征服前,这里是西非最为美丽的商业城。尤其值得夸耀的是古城中央的那座高11米、周长56米,以椰树木为骨架,用粘土建造造型奇特的清真寺。该清真寺向外突出的房架巧妙地起到了装饰效果,这是1907年~1909年按15世纪苏丹建筑风格重建的。重建的清真寺被视为非洲建筑史上的一大杰作,也是西非伊斯兰教的象征。这里,只有伊斯兰教徒才能入内。壮美的清真寺建筑,每周一的大集市以及女人鲜艳夺目的服饰是杰内古城的魅力所在。
 

中国摄影在线 中国摄影师 新闻中心 摄影比赛在中国 摄影师博客 人体人像 图片故事  现代影像 推荐摄影师 签约摄影师 投稿说明 书籍推荐 读图时代出版社
 

©1999-2010 中国摄影在线CPNO 版权所有
 《中国摄影在线》网站名称备案(京):0272000101200001
ICP备案号:粤ICP证B2-20050250 公安备案编号:4408013011040
E-mail:web@cphot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