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天地 光影永恒

——中央电视台瞬间世界摄影俱乐部7月柯达杯艺术奖月赛纪事



    7月4日中午2时许,夏日的灼热正在肆意横行,但仍有不少摄影人顶着烈日,来到位于北京木樨地的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参加每月月初的中央电视台瞬间世界摄影俱乐部柯达杯艺术奖月赛。
    碰巧的是,本次月赛与中国摄影报“佳能竞苑”月赛评选撞车,弄得不少摄影人两头都不能舍弃,只好一边托人带片子参赛,自己到另一边“观战”。
    2时30分,在瞬间世界栏目组制片人刘蕾的周密组织下,俱乐部卓军负责人宣布月赛活动评选正式开始,担任评委的新华社《摄影世界》杂志主编李根兴、著名摄影家、理论家鲍昆,《中国摄影》杂志副社长徐艳娟三位嘉宾在仔细浏览了所有参评作品后,各自选出三十余幅作品进入第二轮,与瞬间世界俱乐部会员作品同场竞技。
    第二轮评选则以投子方式进行,一轮下来,每位评委手中的23颗“选票”竟然都没有全部投出,不知是作品的水平不能尽如人意还是他们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获奖作品。经过数轮投子后,柯达杯艺术奖佳作奖和优秀作品奖各有得主。获得瞬间艺术奖的是三名、瞬间佳作奖的五名、瞬间优秀奖的十三名。(详细文图介绍请见CCTV网瞬间世界俱乐部月赛作品欣赏)随后,三位评委分别出场,对部分获奖和落选作品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鲍昆评委认为,程序的作品《邻里之间的奥林匹克》用组照的形式,拍了四个胡同里的体育活动细节,又用电脑进行了后期加工,让胡同的黑白影子与人物彩色的服装互为映衬,颇有新意。他说,组照容易吸引评委的眼球,建议影友适当地多拍一些组照。他同时提醒影友,数码制作的手法在普通影友参与的比赛中可以广泛使用,但在一些高端比赛中,像国展等,必须严格按照投稿要求,投送相应的类别,否则就可能落选。鲍昆评委对毛孩儿的《又到年终岁尾时》的评价是很生活化,有人情味,给人给很多联想,十分生动。而另一幅王希宝的《 雨中情》则利用“家”字前景,将一群进城务工者的现实生活状态作了恰当的记录,鲍昆认为其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达到了一定程度,可以向报道摄影方向发展。
    李根兴评委对部分优秀作品奖获得者进行了点评,他对周明星的《品味酒吧》的感觉是,将人的流动和酒吧赌注。城市节奏,通过光影作了恰如其分的反映,李刚的作品《上去时天安门广场》,虽然构图四平八稳,但动静的结合,虚实变换,将城市中常见的一个瞬间作了巧妙的处理,动感十足。
    徐艳娟评委则认为,《我身边的人》这个主题很好,身边的人有故事,容易打动人。作为表现手法,组照很吸引人的目光,但组照的编排要依次烘托主题,里边的信息不能重复,有些没有获奖的组照就是因为信息重复的画面太多。作为摄影人,观察力很重要,在这样的一个主题中,电脑制作的痕迹太重评选中也会受到影响。
    评委们还对几位影友的落选作品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尤其时李根兴评委的直率评议更是令会员和京城影友耳目一新。
    陕西摄影家朱剑借为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录制专题节目之机,带着他百余幅表现陕西各地民俗的优秀摄影作品来到活动现场与大家进行交流,栏目组制片人刘蕾和编导段荣臻也详细介绍了朱剑的创作经历。那些稀奇古怪又极富乡土气息的民俗在他的镜头中凝结,仿佛一幅幅精彩的风情画,吸引了不少影友与之交流。
    瞬间世界摄影俱乐部虽然是依托电视类摄影节目开办的,但同样也给了平面摄影媒体更大的摄影空间,《摄影世界》、《中国摄影》、《中国摄影报》等单位的有关人士向与会影友介绍了各自媒体的征稿要求,李根兴评委还为大家带来了最新一期的《摄影世界》杂志。
    欢声笑声不断,相互交流其乐融融。这是一方瞬间世界的沃土,更是光影艺术长青的阵地。
    短短两个小时的活动结束后,谈笑风生的影友们又将继续用相机关注生活,期待着下一次更为精彩的瞬间聚会。(易 言)

 


 

中国摄影在线 中国摄影师 新闻中心 摄影比赛在中国 摄影师博客 人体人像 图片故事  现代影像 推荐摄影师 签约摄影师 投稿说明 书籍推荐 读图时代出版社
 

©1999-2010 中国摄影在线CPNO 版权所有
 《中国摄影在线》网站名称备案(京):0272000101200001
ICP备案号:粤ICP证B2-20050250 公安备案编号:4408013011040
E-mail:web@cphot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