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入侵”蓬皮杜艺术中心

保罗的摄影作品,死木上长出新树。他自己点评:貌似死去并不代表消逝,正如同活着并不代表有生命。
展览本身也是一门艺术。从昨天起到5月9日,法国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将举行法国著名装置艺术家保罗·考克斯(PaulCox)的个人展览。展览引入Blog这一流行工具,实现了流行媒介和传统模式的结合。
保罗·考克斯1959年出生于巴黎,独特的“法国人+艺术史专家+英语文化”的生活背景给他的艺术生涯赋予了特色。南希市自从1996年以来所有的歌剧海报都是他一手包办,著名瑟伊出版社(Seuil)的出版物封面和标志也都出于他的手笔。也正是这样,他成为了法国在世的人缘最好、作品最普及的现代艺术家之一。
这次蓬皮杜艺术中心为他举行的个展也体现了突破常规的风格。展览展出了保罗·考克斯大量的绘画和装置作品。不管是在蓬皮杜的网站上、展览宣传册里,还是在展览现场,蓬皮杜艺术中心都一再告诉人们,保罗·考克斯的Blog也是这一次展览的重要部分,对展览感兴趣的人也一定要去浏览。保罗·考克斯的这个Blog经过了精心打造,绝对不是那种明星请人制作的冷冷清清的个人网站。保罗·考克斯在上面摆放了有关自己作品的大量图片,并附有大段说明,解释自己创作该作品时候的心境、灵感、创意,以及对自己作品的点评;另外,保罗·考克斯还撰写了几十篇很直白的文字,阐述自己对艺术的观点和自己的创作技巧。看看其中的一些标题就可略有了解,《记忆的戏剧》、《我最美丽的作品是我自己对时间的利用》、《快乐的无秩序和幸福的事故》等;最重要的是观众可以自由地在上面发表点评和提出问题,在蓬皮杜展览的期间,保罗·考克斯会保证经常出现在自己的Blog上,回答提问回应观众的点评。
展览方和艺术家的目的都是“保证建立一种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真正的对话”。
将Blog和常规展览相结合是一个看似简单,但是又会给真正感兴趣的观众带来很大方便的举措。他们不但能在现场看到作品本身,还可以在网上看到艺术家的内心独白和自我阐释,并且可以在展览的两个多月的时间内,随时保持与艺术家的交流,这就很大程度上延长了观众审美和思考的时间,并且将展览本身推向了崭新的空间。另外,这也帮助人们能够质问现代艺术,突破“现代艺术无含意,全凭自己悟性”之类的陈词滥调,使那些勇敢的艺术家鲜活地将自己摆放在观众面前接受审视乃至质疑,这无疑也是交流的激动人心的地方。(东方早报商漫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