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开三度,芬芳吐蕊。2003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即将在9月16日拉开帷幕。本届大展是在成功举办两届之后,在取得抗击非典阶段性重大胜利后,在倍受海内外瞩目中,筹备举办的;更是在全党全国人民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关键时刻举办的,因而让人们在翘首企盼当中,多了几分探询和关注。近日,记者带着这些探询和关注,采访了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组委会主任申维辰,听他细说端详……
记者(以下简称“记”):相对于前两届,2003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如期举办意义何在?
申维辰(以下简称“申”):2003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如期举办,意义非同寻常。大家知道,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举办各种各样的摄影节和摄影展。今年的活动本来也不少,但因为非典影响,后来都不办了。我们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举办两届以后,在国内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非典肆虐的时期,方方面面也在关注着,作为疫区的山西今年怎么办?对此,我们是坚定不移,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各项筹备工作也在全力推进。因为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定能取得抗击非典的胜利。同时,我们感到非典之后举办好今年大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对于我省全面展示形象、迅速提升人气、打造文化品牌、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会起到独特的作用。
不久前在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我感到作为一项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从创办开始,就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加快我省文化建设的一个探索和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举办好今年的大展,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这是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力推进建设文化强省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
记: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经举办了两届,对于它的成功,好评如云,说法也很多。您认为两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成功的意义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
申:两届大展以后,确实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也引发了不少思考。作为主办者,我们深感还有不少缺点和不足。但从成功的方面讲还是很值得自信的。我概括了四句话,叫搭建了平台,打造了品牌,创造了机会,摸索了路子。
所谓搭建了平台,就是搭建了一个中外文化可以直接交流的平台。平遥古城饱含中华历史文化的底蕴和特色,摄影艺术又是一种雅俗共享的无国界语言。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就是借助平遥这块宝地,通过摄影艺术的语言,而实现的历史和当代、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交流。大展的举办,不仅有利于更直观地向世人展示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而且有利于扩张我们的视野,更便捷地观感多元的世界文化。
所谓打造了品牌,就是打造了一个知名度日益增长的文化品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是无形资产。产品的魅力靠品牌,产业的光环在品牌,企业家的价值也在品牌。山西历史文化资源深厚而独特,但养在深阁人未识。之所以是这种情况,原因很多,但缺少响当当的品牌是其中之一。因此,要整合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强省,必须打造文化品牌。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成功尝试。
所谓创造了机会,就是创造了一个锻炼对外开放能力的机会。山西地处内陆,对外交往在空间上受到一定限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对外开放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展的举办,有利于我们了解并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有益经验以及先进的管理方式,提高我们参与国际文化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所谓探索了路子,就是摸索了一条通过整合文化资源、促进文化旅游的路子。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和思考,大家普遍认识到,我省不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两年大展的成功举办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是大有可为的;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是一条兴晋富民的必由之路。
记:对于今年的大展,不少媒体已经作了一些报道,感到有了不少新的特点,您认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申:正像你所了解的,对于今年大展的情况,我们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发布了出去。今年的大展定于9月16日至22日在平遥古城举办。如果同前两届相比,我认为最主要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气势更大,品位更高,机制更活,气氛更浓。
从气势上看,今年的亮点有三:一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加盟主办。这不仅在组织结构上增强了大展的权威性,而且在专业水平上也提升了大展的权威性,从而使大展更具备了影响力和辐射力;二是多姿多彩的活动。今年的大展内容除了图片展览、幻灯晚会、图片交易等外,从始至终各种活动异彩纷呈、高潮迭起。有数万人参加的大展开幕式歌会,有800余中外摄影人士参与的中国纪实、中国建筑、中国风光、中国人像四大摄影论坛,有具有开创意义的平遥国际摄影博物馆的揭牌,有阿尔卡特、欧莱雅等公司举办的颁奖仪式,有荟萃我省饮食精品的面食表演,有展示我省表演艺术的文化庙会巡礼。大展结束后,还将从参展作品中选出精品到上海、广州等地巡回展览。三是内容丰富的展览。到目前为止,确定的展览数量已达143个。其中包括来自14个国家的海外摄影作品展26个,国内摄影作品展117个,参展作品数量突破5000幅,大大超过前两届。尽管如此,还有众多摄影家和摄影团体要求参展。
从品位上看,突出的体现有三:一是展览作品使大展的视野更加开阔。海外作品中,有法国文化部中国摄影作品收藏展《有益与奇特的漫步》,世界著名摄影大师萨巴斯蒂奥·萨尔加多的新作品首次在中国亮相;还有美国摄影大师马丁·帕尔的《东京之睡眠》,有英国摄影家安东尼奥·杜瓦特的《澳门》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数次同组委会联系,一再要求展出他们选送的摄影作品《土著人的节日》。国内作品中,中国摄影家协会历任领导几乎都奉献出了他们的摄影精品,有邵华的《舞台艺术》,王文澜的《自行车王国》、吕厚民的《伟人毛泽东》等;更多的摄影名家都精心准备了专题参展,有贺延光的《抗击SARS病房》,胡武功的《关中百姓》,宋朝的《矿工》、黄国强的《山里百姓》等。二是摄影论坛使大展的内涵更加丰富。今年举办的以建筑、纪实、风光、人像为主题的四大摄影论坛不仅能够拓展摄影人交流的空间,为他们提供讨论切磋的机会,而且能够有力地提升大展的文化含量,对摄影家们形成更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从气氛上看,为了烘托大展热烈而祥和的文化氛围,为中外摄影家提供创作的平台,今年组委会决定将前两届在省城举办的开幕式大型歌会移师到平遥古城。届时将有一批演艺界的名人前来献艺,一批中外来宾出席开幕式。与开幕式大型歌会相匹配,今年组委会还为中外摄影家们准备了两道文化大餐:一道是山西面食文化摄影采风与面点制作大赛。届时将请名师表演山西风味的刀削面、拉面、剔尖、抿面等十种面食制作工艺,并以大寨食堂、大运快餐、永济扯面、知青厨房等分别给予命名,供摄影人士品味。另一道是三晋文化庙会大巡礼。主要展示山西优秀的表演艺术,包括山西梆子、地方小戏、民间艺术等。届时平遥还要组织社火等表演,山西皮影演出也会成为摄影人的好去处。还有就是一些赞助商也将组织精彩的表演活动。
记:刚才,您已经介绍了今年大展特点,听了很受鼓舞。那么,作为东道主的平遥肯定是更加饱含着热忱和期待,他们已经做好了哪些准备呢?
申:承载举办如此规模的国际文化交流盛会,既对平遥是一个机遇,也是一次考验。为了抓住机遇,经受考验,平遥县委、县政府实施一系列措施,下大力气从思想认识、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后勤保障和市民素质等方面入手,强化平遥的软硬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了外环路,硬化了主要街巷,南城门楼、东城门楼的修复工程和护城河等工程即将完工。投资32万元的老街,新增8个投币式生态环保厕所,改造了15个主要景点的公共厕所,新设100个全封闭垃圾箱;二是进一步改善后勤服务。目前平遥的75家宾馆和23家民俗宾馆总床位达4000余张,餐位突破1万个。开通国际长途业务和宽带业务,扩容2700门电话,光纤城运网开始启动,数十部公用电话改造完成。省市县三级银行正加紧筹备在平遥开办外币兑换业务;三是市民主动参与意识大大提高。经过两年大展,特别是抗击SARS的洗礼,平遥人积极改变生活陋习,创建健康文明生活。今年平遥电视台开办了“学英语,游平遥”栏目,特聘请外籍教师主持。如今平遥老老少少不仅都在学习英语,还自发地组织摄影比赛,对大展充满信心和期待。在这里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平遥人民这种关注大展、参与大展、支持大展的主人翁姿态,是我们大展取得成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
记:目前,2003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倒计时,组委会对各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要求是什么?
申:为了确保今年大展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我们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全体工作人员,一定要努力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打造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这一文化品牌。
具体地来讲,就是要在组委会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和全体工作人员以平遥为中心、以展览为中心、以重大活动为中心、以做好中外贵宾的服务为中心,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积极主动,务实创新,确保大展的圆满成功。现在,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都很顺利,我们完全有信心把今年的大展进一步办成对外文化交流的盛会,办成展示山西形象的文化品牌。
|